6.【例题】
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之外的干扰周
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下列属于社会生活噪声的有( )。
A.每周五楼下传来的修雨伞小贩的叫喊声
B.一个月以来的新邮政大楼施工声
C.火车鸣笛划过夜空的声音
D.楼上小李夫妇在中午下班后因争执发生的摔砸声
7.【例题】
白天:黑夜( )
A.男人:女人 B.高山:大海 C.白色:黑色 D.老人:小孩
8.【例题】
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以外,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15日内 B.20日内 C.30日内 D.60日内
9.【例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均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多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
2002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 )的收入家庭的比重最大。
A.1500元以下 B.1500~4000元
C.4000~7000元 D.7000~10000元
参考答案及解析
6.【解析】
A项应该属于广义的工业噪声等之类,而且是每周定期发生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固定的社会行为,而D项是偶尔发生的,属于私人生活行为。
还有,在定义中明确指出,工业、建筑施工、交通噪声不属于社会生活噪声,这些噪声是在公共场合(大街等地方)发生的,是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只剩下D是正确的选项。
7.【解析】
前后互为绝对反义词。答案A。
8.【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故正确答案为D。
9.【解析】
第一步,明确问题。求“2002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比重最大的家庭”收入多少元。
第二步,数据定位。题干文字(3)。
第三步,估算。
阅读题干文字(3)可知,“2003年……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也就是说,2002年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家庭比重为38.3%。比较可知,这个收入家庭的比重最大。
所以,正确选项是B。